1 網紋彩陶船形壺 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 約公元前(5000-3000) 高15.6厘米 長24.8厘米 說明: 泥質紅陶。杯口,細頸,平肩,雙肩各有一半環耳,平底。 扁腹而中部外鼓。壺形似船而繪有網紋。可能源於先民乘船張網捕魚的生活。
2 黑陶罍(音雷,意指腹大頸圓的酒樽) 新石器時代 龍山文化 約公元前(3000-2000) 高22厘米 口徑13.3厘米 底部6.3厘米 說明: 直口長頸,覆碗式蓋,頂端有半環紐。肩上有對稱的環耳和鼻紐。 頸、肩、腹均飾弦紋。打磨光滑,器形秀美,是黑陶的代表性作品。
3 玉龍 新石器時代 紅山文化 約公元前(3500-2000) 高26厘米 說明: 墨綠色。昂首,雙眼凸起,長嘴,弓身卷尾,狀如大半圓。頸脊起長鬣(音獵,意指獸類的毛),邊沿似刀。尾端頂尖略上翹。背有對穿孔,可以懸掛。形制簡練,神態生動。是紅山文化玉器藝術精品。
4 素面銅爵 夏 (約公元前21-16世紀) 高15.4厘米 流-尾長19.7厘米 說明: 二里頭文化期作品。口部前有長流,後有尖尾。束腰,下腹膨脹,三棱(同稜)形短足,素面無紋,製作淳樸、簡練。二里頭文化是我國現知最早的青銅時代文化之一,銅爵是這一文化的典型器物。
5 獸面紋銅鼎 商 (約公元前16-11世紀) 高70.2厘米 口徑44.1厘米 腹深35.7厘米 說明: 飪食器。三柱足,腹壁上部飾六組獸面紋。足飾簡體式獸面。獸面與鼓起的底足之間為兩周凸弦紋。紋飾線條凸出,具有浮雕效果。此鼎形體較大,是用作“熟牲”(即煮熟食)的實用器。